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半导体 » 正文

激光雷达“跨越鸿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5-02-08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杨鹏岳

激光雷达行业正迎来一幅全新发展图景。

2024年岁末,激光雷达行业佳绩频传:禾赛科技宣布已累计量产定点车型突破100款;速腾聚创宣布累计车载激光雷达销量已超80万台;图达通拟通过“曲线上市”方式冲刺IPO。

2025年伊始,搭载激光雷达的人形机器人在央视春晚舞台惊艳亮相,火爆全网,也预示着该行业新的应用场景正在涌现。业内人士和行业研究机构乐观预测,激光雷达市场将在2025年迎来需求大爆发。

在此背景下,激光雷达主要玩家开启“狂飙”模式,铆足干劲全速布局,助推产业迈上新台阶。

车载激光雷达“拐点已至

激光雷达是一种先进的智能传感器,在其诸多应用领域中,自动驾驶是备受瞩目且应用较为成熟的市场。在这一领域,激光雷达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核心的传感器之一,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兜底。

近年来,激光雷达在“上车”途中,被坚持“纯视觉”方案的马斯克斥为“无用的拐杖”。但事实上,即便特斯拉也迟迟不能完全摆脱激光雷达。去年5月,美国激光雷达上市公司Luminar透露,特斯拉占其2024年一季度收入10%以上,超过200万美元。而在今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又表示“并不排斥激光雷达,只是认为它并非智驾的最佳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指出,特斯拉之所以舍弃激光雷达,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最初激光雷达的价格过于高昂,这让其难以承受。据悉,2017年,激光雷达企业Velodyne主流64线激光雷达的官方定价为8万美元一台。而根据目前的市场报价,一颗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的价格已经可以降到2000元-3000元区间。

经过市场的选择,自动驾驶领域再次将“橄榄枝”抛向了激光雷达,行业也正式步入高速发展期。

禾赛科技高级市场总监苏宇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ADAS市场短期依旧是靠国内需求拉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海外市场的需求量也会赶上来。高性能的主雷达正在成为国内外主机厂升级车型的选择,而激光雷达也正在成为更多车企的标配。“目前激光雷达是中高端车型标配,未来会渗透到更低价格区间的车型上。”他说。

来自速腾聚创的专家则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智能驾驶行业将2025年认定为高阶智驾开始加速普及的一年,激光雷达是高阶智驾的标志,销量也会迎来高增长。”

2024以来,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数量激增,激光雷达主要厂商的出货量也同步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以禾赛科技为例,截至2024年年底,其已累计获得来自21家主机厂客户超过100款前装量产定点车型,其中12月的激光雷达月交付量突破10万台;2025年禾赛科技规划年产能将超过200万台。

另一位重要玩家速腾聚创则在2024年初成功上市,成为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面向汽车市场,速腾聚创发布了全球首款“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和全栈芯片化中长距激光雷达MX。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累计车载激光雷达销量已超80万台。

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指出,受到Level 3及更进阶的自动驾驶系统和物流运输带动,预估激光雷达市场产值将从2024年的11.81亿美元成长至2029年的53.52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35%。

国内头部车企的激光雷达搭载率在不断提升,去年10月销量前十的头部新势力品牌激光雷达平均搭载率为56%。“激光雷达更像是安全气囊、安全带,未来将会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苏宇表示,激光雷达的不可替代性已经是行业领导者的共识,头部车企包括理想、小米、蔚来、吉利、比亚迪、问界等都在高端车型甚至所有车型标配了激光雷达。他向记者指出,目前,激光雷达已经“跨越鸿沟”,中国市场15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激光雷达渗透率达到28%,接下来会迎来更大的爆发。

下一个增长极是具身智能?

随着激光雷达向着更高分辨率、更远探测距离、更低成本逐步升级,并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加速融合,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宽至无人机、机器人、安防监控、医疗、农业等领域。CIC 测算数据显示,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行业规模有望在2030年突破万亿元。

目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亚太地区。经过前几年的行业洗牌,中国已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以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为代表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以高性价比和快速量产能力逐步崛起并开始主导市场,占据全球80%以上的份额。

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之际,这些激光雷达头部玩家亟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寻找并开辟出下一个大规模应用的增长极。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激光雷达主要厂商已将目光锁定在机器人乃至更为前沿的“具身智能”领域。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16位人形机器人携一曲创意融合舞蹈《秧Bot》惊艳亮相,火爆全网。在这支“赛博”秧歌舞背后,每一台人形机器人都装备了高精度3D激光雷达全自动定位和导航。激光雷达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它们在舞蹈过程中的精准走位,而转手绢等高难度复杂动作同样得益于激光雷达提供的精准定位和环境感知能力。

一场机器人大秀,折射出激光雷达未来更高价值、更大潜力的增量市场空间。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车载激光雷达快速上量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激光雷达进入了服务型机器人的可用价格区间。中短期内,这些进步将推动激光雷达在机器人市场起量。”苏宇告诉记者,移动机器人领域的激光雷达市场空间广阔,单割草机就有百万台级以上的市场,再考虑未来还会出现的其他应用,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远超车载领域。

另外,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1%。“在这样的前景下,激光雷达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各类机器人的导航应用和避障,激光雷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感器。”苏宇表示。

速腾聚创专家也指出,机器人市场的每个应用领域都在加速智能化,包括工业机器人、商业机器人、消费级机器人等。智能化升级就要升级感知系统,直接带动激光雷达的销量,比如庭院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仓储机器人等等。“我们拥有超过2600家机器人客户、多款针对机器人的领先产品,其中仅E平台的一款产品在2025年的出货量就将超过六位数。”速腾聚创方面表示。

已在车载领域夺得一席之地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正在以机器人为下一个重要目标,全力抢攻这一未来增长极。

速腾聚创方面表示,正面向具身智能的发展和各领域机器人智能化升级进行部署。一方面通过激光雷达的数字化,让高性能激光雷达全面赋能机器人应用;另一方面通过AI和解决方案技术,提供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和工具,帮助行业解决“重复造轮子”的问题,加速智能机器人在全场景的发展和商业化。据介绍,该公司产品生态布局上已创建了传感器平台Active Camera,旨在应对机器人技术中环境感知和操作认知的难题;此外还将结合视觉感知技术和灵巧手技术,为行业打造手眼协同的机器人操作解决方案。

禾赛科技方面,通过洞悉机器人市场的广阔前景与庞大需求,全新发布了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达JT系列,将广泛赋能各类移动机器人市场。据介绍,作为一款平台化产品,JT可支持多种线数配置,包括16线、128线、256线,能为机器人带来清晰的3D环境感知能力。此外,激光雷达厂商图达通在其未来规划中,除了车载市场,还将通过新产品布局机器人和智能交通市场。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