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英特尔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表现好于市场预期。就在财报公布的同时,英特尔CEO陈立武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主题为“共启新程”的内部信,内容涉及英特尔未来的业务计划、战略、目标和预期。
一季度超预期,二季度承压
财报显示,英特尔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27亿美元,同比持平;第一季度的调整后毛利率为39.2%;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PS)为-0.19美元;非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为0.13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英特尔一季度在营收、毛利率和每股收益上均超出预期指引。
陈立武表示:“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营收、毛利率和每股收益均超出预期指引,这是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步,但重获市场份额并实现可持续增长非朝夕之功。我们正快速行动,提升业务执行力与运营效率,同时赋能工程师团队打造卓越产品。”
英特尔2025年一季度各业务部门表现(来源:英特尔)
2025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实施了组织架构调整,将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整合并入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和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并据此修订业务分部报告,以配合此次架构调整及相关业务调整。从各业务部门的表现来看,今年第一季度,英特尔产品总收入118亿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CCG业务收入76亿美元,同比下降8%;DCAI收入41亿美元,同比上升8%。另外,英特尔在代工业务上,一季度营收47亿美元,同比上升7%。
支撑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英特尔业务上的一些行动。比如,今年2月,英特尔推出面向数据中心的配备性能核心 (P核) 的全新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以及面向网络和边缘应用的至强6处理器,可在各种工作负载下增强性能和效率。备受关注的Intel 18A方面,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爬坡;而基于该制程节点的首款产品,代号为Panther Lake,将于2025年年底推出,更多产品型号将于2026年上半年发布。
英特尔一季度好于预期的表现主要在于按节奏推进了战略重点的执行,不过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英特尔在二季度将承受更多压力。
英特尔预测第二季度业绩较为疲软,预计营收将在112亿至124亿美元之间,预计调整后毛利率也将环比下滑至36.5%。英特尔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指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给全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一态势也反映在英特尔的业绩展望中。“我们正以严谨和审慎的方式,持续投资核心产品与晶圆代工业务,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约运营成本并优化资本使用效率。”David Zinsner说。
实施一系列变革举措,打造“全新的英特尔”
“英特尔正回归本质——通过专注倾听客户需求,实施必要的改革,打造一个全新的英特尔。”陈立武表示。
陈立武在2025年英特尔Vision大会阐述其重振公司技术和制造领先地位的全面思路
为此,英特尔正在采取行动,推动业务执行更加优化、高效。这一计划包括精简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以及加速决策流程。通过实施这些举措,英特尔将重点赋能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卓越的产品,强化企业内的责任制。
根据这些调整,英特尔将2025年非通用会计准则运营支出目标由此前公布的175亿美元减少至约170亿美元,并设定2026年的目标为160亿美元。运营支出主要由研发、市场营销与行政管理费用构成。英特尔预计这些行动将产生重组费用,其中部分可能计入非通用会计准则财务结果中。此外,通过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并优化在建工程资产利用率,英特尔得以将2025年总资本支出目标由原定的200亿美元减少至180亿美元,同时仍预计净资本支出2维持在80亿至110亿美元区间。英特尔表示,公司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的投资,同步推进运营效率的提升。
财报公布的同时,一封英特尔CEO致全体员工内部信引发关注。信中,陈立武就英特尔未来的业务计划、战略、目标和预期作出发声。
首先,陈立武就英特尔现状作出分析:“我们正在应对愈发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这在我们对第二季度的展望中也有体现。此外,我们在一些方面有待加强。我们需要直面挑战,迅速采取行动,重振旗鼓。”他指出,无论是客户反馈还是内部声音,大家所看到的问题都非常一致:我们太慢、太复杂、固守成规——这需要改变。
针对接下来公司的行动和变化,陈立武在信中从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内部行政流程、办公政策等几个重点方面作出说明。
一是以工程师文化为核心的公司。英特尔将推动一系列变革举措,通过消除那些繁琐的流程和工作方式,为工程师们创造一个激发创造力的高效平台。二是塑造更为扁平的组织架构。英特尔将削减组织架构的复杂性,带来人员结构的优化调整。这项计划将从第二季度开始执行。三是优化内部行政流程。陈立武表示,已要求各团队负责人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并大幅减少与会人数;推动流程的现代化升级,通过聚焦实时数据看板和智能的数据分析;将原有的“Insights”和“OKR制度”调整为非强制要求。四是回归办公室。英特尔将更新办公政策,要求全员自9月1日起每周到岗四天。而根据现有的政策规定,混合办公模式的员工每周应有约三天时间到公司办公。
本文为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原创 作者:杨鹏岳,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