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半导体 » 正文

英伟达CEO黄仁勋:物理AI和机器人技术将开启新一轮工业革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杨鹏岳  2025-05-20

5月19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omputex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登台亮相。在长达近100分钟的主旨演讲中,“AI”和“机器人”成为黄仁勋高频提及的关键词。他指出,物理AI是机器人革命的基石,物理AI与机器人技术将开启新一轮工业革命。

当前,AI正在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这是一场由AI工厂驱动的革命。“英伟达已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更是全球基础设施的核心提供者。”黄仁勋表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会一次性提前公布长达五年的发展路线图。但若无法提前规划电力、土地、资金等基础设施,将无法去建设AI数据中心。因此,英伟达详细公布了路线图,让全球合作伙伴能提前布局。

这些基础设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电力网络类似。当时,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公司意识到电力是新技术,必须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同样,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而今天的新基础设施是“智能”(Intelligence)。黄仁勋表示,尽管现在说“智能基础设施”可能令人困惑,但十年后AI将融入万物,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核心。而这一基础设施需要“AI工厂”。与主要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传统数据中心不同,AI工厂输入能源,输出极具价值的“Tokens”。未来,企业将像汇报工厂产量一样汇报Token生成量。

黄仁勋认为,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993年,人们预估芯片市场规模为3亿美元;如今,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而AI工厂和AI基础设施将达数万亿美元。

黄仁勋表示,过去十多年,AI从感知(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发展到生成式AI(文本生成、图像生成)。如今,AI正迈向“推理AI”——具备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链式思考、树状思考等。这种AI能模拟人类思维过程,使用工具并与其他代理式AI(Agentic AI)进行协作,成为“数字员工”。到2030年,全球劳动力短缺或达数千万,代理式AI将填补这一缺口。

“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需理解惯性、摩擦力、因果关系等物理规律,例如预测一个球滚入车底后的运动轨迹。目前,英伟达与DeepMind和迪士尼合作开发了高保真开源物理引擎NVIDIA Newton,以此来训练机器人。通过仿真环境,AI可在虚拟世界中学习技能,再迁移至实体机器人。

黄仁勋认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依赖仿真与AI。就机器人技术而言,人类的演示非常重要,人类可以向机器人示范如何执行任务,但人工示范不具备可扩展性。机器人制造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大规模、真实和合成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人类示范中进行泛化。这本质上是使用人工智能来扩展、放大人类示范过程中收集的数据量,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本文为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原创 作者:杨鹏岳,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