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氏技术(300409)的消息显示,9月10日,公司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已和广东省恩平市当地政府部门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正积极推进项目落地。
道氏技术表示,项目的落地将有助于公司完善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的产业布局和扩大业务规模,为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强化综合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道氏技术业务布局已从单一陶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多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AI+材料”的战略发展方向。
在锂电材料领域,道氏技术将业务延伸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加快推进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形成“导电剂+负极材料”的协同产品矩阵,目前主要产品是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硅碳负极材料和石墨化加工业务。
随着研发突破和技术成熟,道氏技术硅碳负极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屡结硕果,陆续与众多企业开展评测和送样合作,至今已累计向涵盖消费、数码和动力电池等领域的30余家客户送样,其中部分客户已实现批量出货。
研究机构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4万吨,预计2025年全年将超过7万吨,同比增长76%。展望2030年,EVTank预计全球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到60万吨。
道氏技术还提到,下游合作客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叠加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可观,本次年产1000吨项目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动态,可进一步扩大至年产5000吨。为及时有效满足需求,道氏硅碳负极目前另外已有300吨年产能正在建设中,将于2025年年底率先落地。
电池网注意到,近期道氏技术频频加码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8月19日,道氏技术公告称,根据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7万吨三元前驱体及配套3万吨硫酸镍)”中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30,000.00万元变更至“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据了解,道氏技术此次拟投建的年产12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总投资6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项目由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目前已在广东省恩平市发展和改革局取得《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
道氏技术称,当前,新能源电池技术正在向高性能电池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单壁碳纳米管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应用在固态电池技术、快充技术、硅碳负极技术中,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提升效果更为显著。鉴于公司现有三元前驱体产能足以满足现阶段的订单需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按照战略轻重缓急,公司决定优先发展单壁碳纳米管项目。
业绩方面,道氏技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