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光电显示 » 正文

我国OLED显示材料再填新产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谷月  2025-07-10

7月10日,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吉林奥来德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OLED显示用关键功能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长春北湖正式开工。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奥来德北湖新工厂将打造世界领先的材料开发中心及产业化中心,重点布局光敏聚酰亚胺材料、薄膜封装材料、低温彩色光刻胶、有机发光材料等关键品类。项目占地13.6万平方米,将分批分期投资建设,规划产能达千吨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OLED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大幅提升产能与技术水平,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关键保障。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表示,我国虽已是全球最大面板生产基地,但部分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奥来德在有机发光材料、光敏聚酰亚胺材料等领域的国产化成果显著。此次新工厂建设,将助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加速实现从“材料进口”向“材料国产”的转变。

OLED面板需求加速渗透智能终端,将带动OLED材料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达74亿元,同比增长30%。未来,在需求持续增长、国产化进程加速以及本土厂商技术能力与成本控制力提升的共同驱动下,中国大陆OLED有机材料产业有望实现从“补位”向“引领”的跃迁。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OLED终端材料市场,海外厂商仍占据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材料企业正快速崛起,其全球OLED终端材料市占率已从2022年的1%跃升至2024年的11%,呈现强劲追赶势头。相较之下,韩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材料强国虽份额仍高,但增速趋缓。

群智咨询(Sigmaintell)分析认为,从供需两端看,OLED材料国产化已进入加速兑现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成本波动,国产材料厂商正凭借技术平台、客户协同与政策支持三重优势,不断向上突破。2024-2026年是国产OLED材料完成“验证导入—规模放量”的关键阶段,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显示供应链重构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为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原创 作者:谷月,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