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稀贵金属 » » 正文

政策变迁之下——多晶硅之困(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报    编辑部  2025-08-25

中国多晶硅产业在21世纪初破土而出,除了市场驱动,政策激励不可或缺。

发展伊始,原料、市场、设备“三头在外”的局面使多晶硅光伏行业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时毫无自主权,“世界工厂”代工身份亟待扭转。直至200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全额收购给予新能源制度保障。2009年,光伏特许权招标、光伏建筑示范项目和“金太阳”工程迎来光伏容量补贴的浪潮,不仅在应用端扩大了光伏市场的潜在空间,更为上游材料、组件企业开辟了广阔的需求。尤其是“金太阳”工程,通过事前补贴的强力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激活了国内市场,4年拉动全球30%的装机总量,也催生了一批光伏巨头。纳斯达克钟声犹在耳畔,公司上市,成为首富,风光无两。

在终端政策激励之下,“政策依赖”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双刃剑,和产能过剩、弃光限电、补贴拖欠相比,跑马圈地、虚建骗补、建而不维(护)等问题浮出水面。此外,上游材料、组件产能扩张是必然趋势,“激励—扩张—过剩—提高门槛—激励—审批权下放—扩张”的循环往复又成为不可摆脱的轮回。在此过程中,全国多晶硅产能从2008年的1.55万吨激增到2011年的21万吨,远超全球总需求,更为后续遭遇“双反”埋下隐患。可见,在21世纪之初的10年里,除了对多晶硅技术研发的支持,行业政策更多倾斜于以示范工程培育下游市场,导致形成中间环节缺失的“哑铃型”结构,产业链协同失效。

2011年,准入条件出台,多晶硅3000吨/年的产能红线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这一阶段的政策转向全链条成本控制。针对“金太阳”工程暴露的问题,2013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开启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分布式电站装机占比从不足5%跃升至35%;同期推行的度电补贴政策将补贴与发电量挂钩,促使企业发电效率提升至23% 以上。2018年,“史上最严”的“531”新政降低了光伏补贴标准并限制补贴规模,推动劣质产能淘汰、装机量间歇性回落,也加速了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由此,从早期的电价补贴,到中期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再到之后的绿证交易和碳足迹核算,政策工具不断优化。

2020年,“双碳”目标的提出让全产业链重心向绿色化转变。2022年,《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多晶硅企业绿电消纳比例超50%,使用绿电生产的企业新增能耗不纳入考核。2022年,《智能光伏产业行动计划》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与多能互补结合,推动实现“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垂直整合,全产业链综合成本大幅降低。2024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发布,将多晶硅生产的环保标准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汲取单一技术路径依赖教训,提升N型组件效率门槛。《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双轨制,推动大基地与分布式协同发展。在2024年新增装机277.57GW中,沙漠光伏占比达40%。

2025年成为行业发展新的转折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工业和信息化部随后出台稳增长方案,明确“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多晶硅项目审批权限再次上收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建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至30%,并要求N型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不低于26%。

多晶硅产业链的政策变迁史,本质上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缩影,早期补贴政策虽然带来产能扩张,却未能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中期贸易摩擦倒逼技术突破;当前“反内卷”政策与标准提升,标志着产业进入高价值创造的新阶段。未来的政策设计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避免“一刀切”行政干预;二是加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推动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互认;三是构建“基础研究—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型企业,由此,中国多晶硅产业才能真正摆脱过剩魔咒,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书写新的篇章。

本文为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