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黄金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全年生产标准金10.63吨,其中,自产标准金2.31吨,外购合质金生产的标准金8.32吨。(二)安全环保工作呈现新局面。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新《安全法》的宣贯。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安全标准化班组和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施了尾矿库技改建设等10项重点环保项目。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实现了疫情防控无事故和长周期安全生产的目标。
(三)内部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继续巩固“双百行动”改革成果,持续优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对股份公司和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施刚性考核兑现;党群领导干部采用“两单一评估”考核体系,党政正职采用党建与生产经营乘积模式。全面实施干部竞聘上岗,通过竞聘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中层干部进一步年轻化。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坚持差异化绩效考核指标和方案,细化职责,层层分解重点工作。实施了首期股权激励,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四)资源增储取得新成绩。积极开展采矿权延续、获取新的探矿证、完成重点矿业权的调查工作。
(五)资本运作取得新突破。围绕“黄金+锰业”的产业布局加强资本运作,推动资产重组,为企业发展添动力增后劲。一是完成了对宏发铁合金49%股权的收购。二是11月8日启动了对科邦锰业、百源丰、蒙新天霸的重大资产重组,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标的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百源丰和蒙新天霸锰矿是矿山资源,科邦锰业具备成熟、高效的电解锰生产能力,是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本次重组事项尚需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能否获得核准及最终获得核准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六)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全年安排科技创新项目23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后提高了经济效益。哈图金矿申报自治区“十四五”第一批(2021年)技术创新指导计划项目4项及13项实用新型专利,完成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阿希环保提金剂通过自治区“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认定,《低毒提金剂制备工艺研究与规模化生产》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低品位软破金矿脉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荣获中国黄金(600916)协会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七)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新提高。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积极构建权责清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对公司章程进行修改。
(八)党的建设和领导实现新提升。持续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实现党委领导作用与董事会、经理层履行职责相统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重大事项前置审议要求。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党管干部、人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干部人才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专业化。广泛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积极践行国企社会责任。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和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工作;积极开展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探头作用活动,努力探索将监督体系融入企业治理体系实现形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2021年,我国黄金行业总体运行平稳,产量同比下降,消费大幅增长,现货和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下降,黄金ETF基金持仓量上升。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黄金产量同比下降。其中,国内原料黄金产量比重较大,同比下降9.95%,主要原因是2021年年初发生两起金矿安全事故,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对非煤矿山进行停产安全检查;进口原料产金作为黄金生产的重要补充,同比上升0.37%;全国共生产黄金443.56吨,同比下降7.50%。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大型黄金企业(集团)积极开发海外矿山资源,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同比上升。2021年,在我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显著成效下,国内黄金消费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并实现同比较快增长。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和电子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用金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40.62%,成交额同比下降41.99%;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11.33%,成交额同比下降17.54%。截至2021年12月底,国内黄金ETF基金持仓量75.28吨,较2020年同期的60.91吨增持23.60%。
报告期内,公司具有的完整产业链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长期专注于黄金矿山开采与冶炼,拥有集矿山勘探、开采、选矿、冶炼、精炼、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自己独特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