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找矿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找的矿产如何与下游产业对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安军:
我省始终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保障为基础”,推动找矿成果与下游产业精准对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聚焦需求定向找矿,聚焦锂、稀土、钒钛等本省优势和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矿产,优先保障产业链紧缺资源供应;二是一体化联动,鼓励下游龙头企业反向参与勘探开发,将市场需求和技术标准前置,实现“探—采—冶—用”高效协同,稳定原材料供应;三是强化科技赋能,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攻关共伴生矿与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推动绿色智能化开采,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四是优化政策服务,简化矿业权审批流程,对符合产业规划的探转采重点项目给予用地用林用草等支持。
《若干意见》第一条“强化战略和规划引领”,第八条“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第十条“大力培育矿业产业集群”,第十七条“构建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机制”措施对矿产如何与下游产业对接,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按照上述政策,矿产与下游产业的对接,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将通过“规划引导、一体化开发、平台搭建、科技赋能、政策保障”等一系列组合拳,构建起从“矿石”到“产品”甚至到“终端品牌”的深度融合、利益共享的现代化矿业产业体系。
《若干意见》有哪些特色亮点?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安军:
一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找矿资金渠道。针对社会资本参与基础地质调查渠道不畅的问题,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各级国企积极参与、社会各方竞相参与的战略找矿投入机制,创新提出“订单式”和“众筹式”地质调查模式,提高社会资本和地勘单位参与基础地质调查积极性,进一步拓宽找矿投入渠道。 二是创新矿业权出让方式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矿业权圈而不采,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探索“限定最高报价+方案比选”竞争方式出让矿业权,减轻企业资金负担,避免因高价竞得矿业权而压缩勘查开发投入。同时通过方案比选倒逼技术革新,推动环保与开采技术升级,助力矿业绿色转型。 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矿业用地用林用草保障。针对矿山企业从取得矿业权到正式投产用地用林用草等审批周期长问题,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项目清单,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用地用林用草保障,进一步提升矿业项目审批效率,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为矿产资源供应链稳定提供前置保障。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找矿技术瓶颈。支持省属地勘单位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创建矿业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集中力量突破找矿核心技术与装备瓶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战略找矿质量和效益。 五是统筹探产供储销提升产业链韧性。以钒钛磁铁矿为试点,探索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发展机制,按照“以产定矿”原则,合理有序投放矿业权,以产业需求牵引资源供给,推动采选冶产业链贯通,实现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联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