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稀贵金属 » » 正文

今年磷酸铁锂投资火热 投资热背后的机遇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9-24    来源:电池网    作者:编辑部

自今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材料领域投资火热,头部企业纷纷扩产,上市公司争相入局,仅下半年至今,该领域新增投资项目就已有15个,投资金额超430亿元。

15个新项目投资额超430亿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

电池网梳理发现,自今年7月至9月23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包括磷酸铁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及磷酸铁原材料领域已出现投资项目15个,预计投资总金额已达433.83亿元。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涉及1个项目,投资金额高达103.7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涉及5个项目,4个项目已披露投资金额共计205.18亿;磷酸铁原材料涉及9个项目,4个项目已披露投资金额共计96.95亿,磷酸铁原材料项目呈现投资热。

“新生”频报到 

从15个项目的投资方来看,其中多数项目投资主体均为磷酸铁锂赛道新晋成员。仅从下半年来看,磷化工企业正发力入局,新洋丰、川恒股份、云图控股、司尔特分别发布公告,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抓住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填平补齐公司一体化产业链,夯实公司成本控制优势和产业协同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磷酸铁锂行业内成熟企业投资的各自为战,赛道“新生”们通常选择携手行业前辈谨慎出击:司尔特拟出让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70%股权给融捷控股,与后者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生产磷酸铁锂、磷酸铁,目标产量分别将达5万吨/年、10万吨/年;龙佰集团下属子公司佰利新能源与湖北万润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投建10万吨磷酸铁生产线;新洋丰拟与龙蟠科技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同投资2亿元在湖北荆门市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5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川恒股份拟与国轩集团合资公司共同规划建设不低于50万吨/年产能的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

除了“新生”抱团取暖,合纵科技也选择与华友控股战略合作共同投建宜宾电池级磷酸铁智能项目。此外,一直布局三元前驱体材料研究与制造的格林美也在今年9月宣布,公司将于2021-2025年在荆门新增投资28亿元,扩容三元前驱体材料,扩展磷酸铁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电池级碳酸锂、硫酸锰原料。

投资热背后的机遇

电池网梳理上述企业公告发现,无论是“新生”报到,还是“老生”发力,背后都是源于企业想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市场机遇在哪里?今年以来,跟磷化工、氟化工相关的磷盐价格均在不断上涨,被用于工业生产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分别较去年价格上涨30-70%之间,其上涨不乏与磷酸铁锂重回主流动力电池赛道有极大关系。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1年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2.6GWh,同比上升144.9%,环比上升11.2%。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7.2GWh,同比上升361.8%,环比上升24.4%;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3GWh,同比上升51.9%,环比下降2.1%。

其实,从今年5月份起,磷酸铁锂电池在产量上就已经反超三元电池,并实现连续4个月保持领先。同时,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也从今年7月份一举超过三元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快速上涨,也带动了磷酸铁锂市场价格上涨。最新数据显示,9月22日,德方纳米、贝特瑞、北大先行、光华科技等公司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报价63000元/吨,相较于7月2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均价在50000元/吨,增长26%。

而从长远看,业内人士普遍分析,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因性能各有优劣,应用场景各有不同,在未来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磷酸铁锂在储能,电动船舶等领域也在飞速的发展,在“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下,磷酸铁锂一边在电动汽车市场比重越来越高,另一边又是未来储能市场的主力,可以预见,未来磷酸铁锂的增量上将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伴随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市场快速增长,作为磷酸铁锂前驱体的磷酸铁也被市场广泛看好。国海证券最新研报分析称,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的前驱体,供不应求,产能存在大量缺口。上市公司云图控股也在公告中表示,磷酸铁作为制造电池级磷酸铁锂的关键、核心前驱体原料,在磷酸铁锂材料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前提下,势必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需求,目前磷酸铁供不应求,产能存在较大缺口,未来磷酸铁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西部证券此前发布研报分析称,磷酸铁锂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需求持续高增长,德方纳米、湖南裕能、贝特瑞等多家企业开启加速扩产节奏,由于磷酸铁扩产周期比磷酸铁锂略长,且磷酸铁锂厂家大多未向上游磷酸铁业务延伸布局,因此西部证券看好下半年磷酸铁供需错配格局。从上游和中游来看,由于磷矿石短缺+磷化工的扩张政策限制,具有资源优势及已完成磷化工中上游产业链配置的企业长期将充分受益。从短期来看,由于高纯磷酸和工业一铵产能短缺,同时黄磷和磷肥转产高纯磷酸和一铵需要至少1.5-2年的扩产周期,因此已具备相应产能的企业将受益于磷酸铁近期高需求下带来的高弹性。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