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锂电 » 正文

锂电材料产能持续释放 中伟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超2.48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2-04-13    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作者:林音

4月12日晚间,中伟股份(300919)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2.66亿元,同比增长17.23%-25.74%。

中伟股份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情况

中伟股份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计情况

中伟股份表示,一季度,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终端需求向好,产业链供需有效增强,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约5万吨。期间,公司产能持续释放,精益管理持续增效,叠加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中伟股份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

近年来,随着全球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增速发展,加之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加速发展。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数据,2021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出货量达到61.8万吨,同比增长80.7%。2021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出货量达到73.8万吨,同比增长72.0%。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中伟股份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的位置,且市场份额相比2020年持续提升。据悉,中伟股份现有贵州铜仁西部产业基地、湖南宁乡中部产业基地及广西钦州南部产业基地(原称“北部湾基地”)三大生产基地。

在产能方面,中伟股份在日前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称,公司IPO募集资金所建6万吨前驱体产能在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公司2021年6月启动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建设广西钦州南部基地18万吨前驱体产能于2021年年末建成第一个3万吨生产车间。截止至2021年底,公司已建成三元前驱体产能超过20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3万吨/年。

同时,为满足下游客户及终端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中伟股份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持续进行产能扩建,预计到2023年公司产能将超过50万吨,公司整体产能规模的提升,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打下坚实的产能基础。未来产能将根据行业需求及客户需求适时投建。

进入2022年以来,上游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中伟股份积极布局,产业一体化持续推进,有力保障了主营产品稳定生产。3月8日,中伟股份宣布参与腾远钴业A股IPO战略配售,获配售股数574,778股,锁定期12个月。2月16日,公司还与腾远钴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积极开展战略合作,除共同探索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合作机会,增强原料供应保障能力、降低原料采购价格波动风险外,双方作为电池领域的上下游,还将在产品供销、加工等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力求月度均衡购销,从2022-2025年,双方预计钴盐的供需总量为10-20万实物吨,年均2.5-5万实物吨。

与此同时,中伟股份年产6万吨高冰产线也于2月中旬正式投运,原材料自供比例进一步提升。

此外,根据规划,中伟股份在前期确立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双轮驱动模式下,加快一体化、国际化布局,未来将形成矿产资源粗炼-矿产资源精炼-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的综合型国际化企业。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