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释放出了治理 “内卷式竞争” 的明确信号,这被市场解读为 “供给侧改革 2.0” 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意义重大的政策导向,不仅为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更在大宗商品市场激起了层层涟漪,而镁市场便成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 —— 在国内镁锭主产区,价格于本周三(7月23日)攀升至 17100 元 / 吨,一场由政策、成本以及供需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共振所驱动的涨价行情正精彩上演。
其实,“反内卷” 从政策层面逐渐走向产业共识是经历了一段发展过程的。早在去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首次提出了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一重要表述标志着 “反内卷” 议题正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随后,到了今年 7 月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现象,并引导企业积极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反内卷” 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产业潮流,而这一趋势也彻底扭转了市场此前对于长期过剩产能的悲观预期,转而开始形成对供给收缩以及价格上涨的预期。
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一片火热的行情,各类有色金属价格纷纷上扬,黑色金属也因焦煤价格的疯涨而受到有力拉动,“反内卷” 政策所带来积极效果初步显现。从宏观经济的视角来看,反内卷政策有效遏制了通缩压力,为企业恢复利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了强劲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市场整体的繁荣。
具体到镁市场而言,本轮涨价行情背后有着清晰且有力的驱动逻辑:
- 成本端强力支撑 :近期,煤炭、硅铁等镁冶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材料价格接连上行,这直接加剧了镁生产的成本压力,从而为镁价提供了坚实的底部支撑,成为了镁价上扬的重要基石,奠定了价格上涨的牢固基础。
- 供应端库存低位 :当前镁生产端的现货流通库存持续处于低位水平。部分企业由于排单紧张,已不得不暂停报价,现货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同时,市场上低价货源惜售情绪浓厚,使得市场供需格局从过去的宽松状态迅速转向紧俏,进一步放大了涨价的动能,推动价格不断攀升。
- 需求端情绪回暖 :随着新能源车以及两轮电动车零部件等领域对镁的需求集中迸发,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再加上市场普遍存在的 “买涨不买跌” 心理驱动,应用端及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形成了需求端对镁价的有力拉动,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强劲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内卷” 曾经给镁等制造业领域带来了多重危害。在过去的恶性竞争环境下,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采取低质低价等措施,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非国标产品。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技术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然而,如今反内卷浪潮的及时到来,不仅推动镁价逐步迈向合理区间,更将引导整个行业从以往的 “价格战” 转向 “品质战”,为镁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从府谷神木主产区 Mg99.90 镁锭含税现汇现货价格攀升至 17100 元 / 吨这一显著表现来看,反内卷政策正在深刻重塑镁市场的生态格局。在政策持续发力、成本支撑强劲、供需格局不断优化以及低库存现货紧俏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镁市场有望彻底告别此前的内卷困局,正式迈向一个更注重品质与效率的全新发展阶段,开启属于镁行业的全新篇章。
本文为府谷镁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