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至8月,中国镁产业供需两端表现强劲,生产端持续稳定增长,出口端分化显著,库存锐减,市场韧性和潜力突出。
一、原镁供给表现强劲:产量增长、库存下降,凸显内需热度
原镁生产延续稳增态势,核心产区规模优势明显,库存降幅超七成。据中国镁协数据,2025年8月,中国原镁产量达8.07万吨,环比增1.13%,同比增15.1%;1月至8月累计63.73万吨,同比增1.2%。府谷以全国51.8%的累计产量(33.01万吨)巩固“中国镁谷·世界镁都”地位。
与此同时,截至8月末,府谷及神木主产区的可流通库存骤降至1.6万吨,较2024年末的7.2万吨减少5.6万吨,降幅高达75%。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产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镁产品出口分化:传统出口承压,新兴品类崛起
镁产品出口总量呈现“单月回暖、累计微降”的格局。8月出口量回升至3.87万吨,环比增长2.8%,同比增6%;但1月至8月累计出口量仍同比下降3.5%。
传统品类中,镁锭、镁合金、镁粉等出口量均有下降,其中镁粉降幅显著,同比减少10.9%。相比之下,新兴品类持续亮眼:镁废碎料出口量同比大增139.5%,主要受益于其未被列入美国反倾销税清单而得以替代镁锭出口;同时,镁制品出口量同比上涨22.2%,显示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认可度逐步提升。
三、产业历程剖析:需求驱动与结构升级并行,高质量发展趋势明确
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镁产业呈现“稳增长、强需求、优结构”的特征。核心产区产量高度集中,库存锐减为需求韧性提供了直观印证;出口结构分化为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传统镁产品出口下降,而镁废碎料及高端镁制品等高附加值领域迅速崛起。
展望未来,中国镁产业将依托核心产区的规模优势,抓住“双碳”目标下轻量化需求机遇,进一步提升产业韧性与价值,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