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光伏 » 光伏项目 » 正文

河北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落地围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5-02-17    来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编辑部

近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文,正式批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光伏治沙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支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建设全省首个光伏治沙试点项目,探索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路径。

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风沙侵袭京津冀地区的主要通道,承担着筑牢京津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三北六期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

围场试点项目覆盖7个乡镇(场),19个行政村,以治沙惠民,助力农民增收为目标,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投资4790万元,拟完成光伏装机200兆瓦,治沙面积2.4万亩,实现光伏年发电量3.5亿千瓦时,年产值1300万元。该项目借鉴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经验做法,将新能源开发与防沙治沙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一是原地治沙与异地治沙相结合。参建企业除对光伏项目0.6万亩建设用地恢复治理外,还将实施0.3万亩沙化草地治理,0.4万亩人工造林,1.1万亩退化林修复,异地防沙治沙共计1.8万亩。二是企业投资和中央投资相结合。建设用地恢复治理资金由光伏企业全额承担,异地治沙资金由“三北”工程重点项目中央投资和光伏企业投资共同组成。参建企业投资2890万元,占项目总收益的1.9%,用以提高生态修复措施建设标准,开展沙化土地治理。三是“板上、板下、板间”相结合。项目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系统化开发模式,光伏支架最低点高于地面2.5米,桩基列间距大于4米,行间距大于6.5米,保障草原生产经营、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大型机械作业需要,不实际压占草原,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改变地表形态,有效改善因粗放式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问题。

光伏治沙项目是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围场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组织实施、企业参与原则,采取“草光互补”“林光互补”,通过光伏治沙推动灌木加工、牧草加工、中草药加工等产业发展,助力打赢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能源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双赢。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