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氢能 » 正文

【燃料电池周报】万润新能50亿元项目终止!清能股份获百台42吨氢能重卡订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编辑部  2025-07-16

【动态】万润新能50亿元项目终止!包含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等

7月14日晚,万润新能(688275)公告称,2023年7月,公司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投资人民币约50亿元,在武汉市青山区建设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包括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氢储能等关键材料的研发及量产。

公告显示,鉴于《投资意向书》有效期2年已届满,且该项目至今尚未开展,后续暂无进一步的开展计划,经双方沟通确认,该项目到期后自动终止,不再另行续展。

万润新能表示,本次终止投资项目是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审慎决定,充分考虑了外部市场变化与内部资源优化的双重需求,旨在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司】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清能股份获百台42吨氢能重卡订单

据“清能股份”发布消息,近日,江苏清能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清能股份)与上海兀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签署百台燃料电池系统订单,用于配套载合汽车42吨Z413氢能重卡。

据介绍,此次配套的42吨重卡,遵循“轻量化+长续航”的设计理念,搭载了清能股份自主研发的VL-Ⅲ系列150kW燃料电池系统以及国产Ⅳ型储氢瓶供氢系统,续航里程突破1500公里,百公里氢耗可控制在8kg以内。配套的燃料电池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卓越,处于国际前沿水平,能够充分满足快递干线物流的长距离运输需求。

资料显示,清能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氢能一体化设备提供商,专注于燃料电池和新型电解水制氢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生产,主营业务覆盖氢动力、氢发电及氢制备三大板块。公司于2024年底推出新一代VSL-Ⅳ系列400kW燃料电池电堆,该产品具有大功率、低成本、长寿命、高容错率等优点。产品应用于重卡后,将有效降低20%氢耗,助力重卡实现每百公里氢耗7kg。

【看点】明阳氢能与巴西GWE签署80MW制氢装备供货协议

明阳氢能消息显示,当地时间7月14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明阳氢能”)与巴西 Green World Energy Hydrogen(GWE)在巴西Mato Grosso Do Sul的Campo Grande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了供货协议。

根据协议,明阳氢能将向 GWE 的多个绿色发展项目提供成套制氢装备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1000Nm³/h及2000Nm³/h的 ALK制氢装备,总规模合计80MW。

近期,明阳氢能在巴西已经连续签订了累计规模达100MW的制氢装备供货协议。从巴西的海滨港口到内陆平原,从接近赤道区域到亚马逊流域再到接近极地地区,明阳氢能正在南美洲积极践行自身的既定战略,一步一步用双脚丈量着南美大地,努力用自身的技术为更多的人们提供服务和帮助。

【动态】30.82亿元!中煤10万吨/年液态阳光甲醇项目制氢单元重获备案

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办事大厅显示,近日,10万吨/年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技术示范项目光伏发电和制氢单元项目获备案。

根据项目信息,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项目单位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308,178万元。

项目新建规模为400MW(交流侧)光伏发电系统和供氢能力为2.1万吨/年制储氢系统,其中制氢系统设计规模为46,200Nm³/h,储氢系统设置10台2000m³球罐,此外还包括配套建设降压站和公辅工程设施等。光伏发电单元25年平均发电量约为:72,857.79万kWh。本项目电力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新能源场区产生的电力大部分供给电解水制氢装置用于生产绿氢,不超过新能源总发电量的20%通过一回220kV并网线路上网,并网点为图忽岱220KV变电站220kV侧。

【政策】山东青岛: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拓展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应用场景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指出,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拓展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应用场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胶东半岛核电资源,稳妥推进核能供暖。积极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建设。到2025年年底和2030年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和1200万千瓦以上。

推进集装箱、干散货码头设备自动化改造,推动青岛港水平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增加青岛港岸电设施,持续推进氢能港口建设。完善充(换)电站、加氢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积极引进电动、氢动力、混合动力等新能源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及示范运营项目。

【政策】重庆氢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征求意见 氢气补贴30元/千克

7月15日,重庆市经信委在官网对《重庆市2025年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对比《重庆市2024年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2025年的《意见稿》基本没有变化。《意见稿》包括给予加氢站建设补贴、给予加氢站运营补贴、给予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奖励、给予通行便利支持、大力创新商业模式等五项内容。

其中,《意见稿》明确,给予加氢站建设补贴。2025年1月1日起,对纳入重庆市整体规划并建成运行的加氢站,按建设实际投资(不含土地成本)的30%对加氢站投资主体进行补贴,单站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给予加氢站运营补贴。2025年1月1日起,延续给予加氢站运营补贴,对氢气终端销售价格不高于25元/千克的加氢站,按照年度累计加氢量,给予30元/千克、单站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运营补贴。

【政策】呼包鄂乌四市为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内蒙古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布局合理、协同紧密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制造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按照《行动方案》产业布局,内蒙古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为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重点在呼和浩特市布局氢能装备研发基地,在包头市布局固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在鄂尔多斯市布局电解水制氢、输运装备研发制造和测试基地,在乌海市布局工业副产氢提纯和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基地。

【看点】7个项目入选!广东省能源局公示氢能试点推荐上报项目

近日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5〕91号)要求,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广东省能源局拟推荐7个能源领域氢能试点推荐上报项目。公示时间为7月11日至7月17日。

此次项目申报活动共有中鹏未来(广东南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建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中科润谷智慧能源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7家单位参与。

【观点】万钢点名燃料电池:“有点像当年搞十城千辆”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2025中国汽车论坛并演讲。万钢表示,2021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和“氢进万家”科技工程,通过跨区域试点,带动氢能产业突破氢源供应、氢能储运和终端应用等环节的瓶颈难题,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环境。

经过几年努力,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密度由250W/kg提升到750W/kg,是原来的3倍;系统成本由15,000元/kW下降至2500元/kW,降低了80%;从运行情况来看,现在我们有27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其中主要是商用车,已建542座加氢站;绿氢产能达12万吨/年,输氢管道达400公里。万钢认为,“我觉得这有点像当年搞十城千辆,搞了三年也就3万辆。但是起步相当重要,没有起步就没有产业规划,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会有(燃料电池汽车)这条路。”

万钢建议,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推广工作的政策延续性、措施精准性、场景适配性,推动政策在支持突破关键技术、强化产业链的基础上,向支持规模化推广、典型场景应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拓展。延续支持政策、贯通综合示范;推动氢能高速、构建氢能走廊;央地企同向发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观点】董扬: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遇到了瓶颈 应该继续支持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近日发文称,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发起的为期4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效。但是,该示范应用项目结束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急需继续支持。

【智库圈点】上半年我国氢车产销分别完成1364辆和1373辆

7月10日,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8辆和251辆,同比分别下降81.5%和76.4%。

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4辆和1373辆,同比分别下降47.2%和46.8%。

本文为电池百人会-电池网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