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拟向关联方卧龙舜禹转让其持有的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为2.21亿元,交易完成后,这家以地产业务知名的企业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彻底退出矿产贸易业务,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降低资产负债率,将集中全部资源投向光伏、风电及氢储能等新能源领域。
卧龙新能于1993年成立,1999年4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前身为东北地区的水泥制造企业,2007年卧龙置业对其进行重组,主营业务转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2022年公司形成“房地产 + 矿业”双主业模式。2025年加快向新能源业务转型,3月完成多项新能源公司股权收购,5月10日证券简称变更为“卧龙新能”。
业绩方面,2025年一季度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97.53%;归母净利润3608.63万元,同比下滑22.22%。2024年总营收36.11亿元,其中矿产贸易业务收入24.77亿元,占比68.6%,但该业务近年来呈下滑趋势。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解决与卧龙控股的控股子公司浙江矿业之间的同业竞争。公司将聚焦资源深入战略和业务转型,围绕光伏、风电、氢储能等优质新能源项目进行战略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将以多维优势全面融合为核心,推动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为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卧龙新能在今年的3月,完成对浙江龙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4.9%股权、浙江卧龙储能系统有限公司80%股权、卧龙英耐德(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和绍兴上虞舜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70%股权的收购,增加光伏、风电、氢储能等新能源业务。同时,在风能领域,全力推动包头达茂旗新能源加储能构网型试点示范项目的建成落地;在光伏领域,重点推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订单的获取,提升市场占有率;在储能领域,以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基石,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寻求新兴、快速、可持续的增长点;在氢能领域,持续开发提升制氢方面技术及产品储备,提升产品竞争力。
转型新能源是卧龙新能摆脱传统业务困境、是当下众多房地产企业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缩影。符合行业趋势和战略逻辑,长期来看具备较大发展潜力。但能否成功取决于其在技术落地、市场竞争、业务整合等方面的实际执行能力,短期需警惕转型阵痛和行业竞争风险。最终成效需观察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核心技术突破、项目落地进度及盈利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