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废水处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广东中金岭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环保公司”)和湖南中金岭南康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康盟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CO₂协同生物法处理铅锌选矿废水成套技术”,成功攻克选矿废水回用处理水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多样及处理成本高等行业难题。近年来,该技术在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矿山实现规模化应用,运行成本较传统“酸调+絮凝+活性炭吸附”工艺降低67%;同时,每年可减少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排放,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作为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我国每年产生数亿吨选矿废水,其处理一直面临许多技术瓶颈:水量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重金属、有机药剂、悬浮物等)、处理成本居高不下;更关键的是,传统工艺会引入新的盐类物质,严重影响选矿技术经济指标。中金环保公司和中金康盟公司技术团队历经多年科技攻关,创造性开发出“CO₂轻质调酸+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离子交换除盐”三重协同工艺,实现了以废治废、高效除污、精准控盐,完美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
该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首先采用CO₂替代传统酸剂实现pH精准调控,从源头避免新盐分引入;利用专有活性污泥系统通过特殊菌种培养和间歇曝气控制,可高效降解CODcr(化学需氧量)及有机药剂残留;并通过离子交换系统实现盐分的精准脱除,避免盐分累积,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深度去除,更确保了出水水质完全满足选矿工艺要求。该技术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回水影响选矿指标”这一核心难题。经工业化生产验证,处理后的回用水在浮选效果、精矿品位及金属回收率等关键指标上,与使用新鲜水源完全持平,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选矿“回水导致产品质量波动、金属回收率下降”的痛点问题。
目前,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810207625.3),荣获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依托此技术成果,制定并发布《铅锌选矿废水生物法处理与回用技术规程》(T/CECS 1524-2024),填补该领域标准空白。该技术成功解决了选矿废水回用技术瓶颈,其“以废治废”“零盐分引入”的工艺创新,为矿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全新解决方案,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为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