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金属网

产品报价

电解铜 铝锭 铅锭 锌锭 锡锭 电解镍 黄金 白银 铂金 钯粉 铑粉 精铟 锂电 碳酸锂 镁锭 电解钴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新材料 » 正文

内蒙古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2021-202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12-07    来源:内蒙古工信厅    作者:编辑部

内蒙古工信厅日前发布新材料方案方案,对区内有色金属材料发展作出指向,要推动电解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铜材料。到2025年,铝材产能200万吨以上、铜材产能6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约400亿元。

铝材。合金及粉体材料,重点发展高纯铝、稀土(镧、铈、镨、钕、钪、铒)铝合金、铝粉铝银浆材料,推动18万吨稀土铝合金项目建设,支持年产20万吨铝粉铝银浆项目达产达效。研究开发2系铝铜、5系铝、6系铝镁硅和7系铝镁铜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航空大板锭液态3D打印装备及产品,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到2025年,产能达到213万吨。板带箔变形材,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生物医用和交通运输用大规格板、带、箔、棒等材料,扩大高附加值产品规模,推动20万吨铝板带、40万吨铝箔、56万吨铝棒、20万吨电缆、20万吨电磁线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产能达到25万吨。铸造铝材,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挂车、集装箱、高精模具、机械耐磨件,推动7500吨压铸件项目建设,向精密压铸件方向延伸。到2025年,产能达到11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方案(2021-2025)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本方案。

1、总体要求

立足我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原则,坚持集群化、化、终端化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大力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国内1 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规模效益。新材料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钢铁材料产能400万吨以上、有色金属材料产能200万吨以上、稀土新材料产能20万吨以上、硅材料产能100万吨以上、建材及非金属矿物材料产能160万吨以上、碳材料产能100万吨以上、化工材料产能200万吨,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左右。

——创新能力。重点新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全区新材料领域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5家,其中重点实验室1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4家。

——竞争能力。新材料产品性能接近或达到国内1 流水平,稀土新材料系列产品达到国际1 流水平,培育3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龙 头企业和1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自主品牌响的优势企业,新材料供给质量明显提高。

二、发展方向

(1)钢铁材料。重点发展板材、管材、轨道交通材料等产品。到2025年,板材产能180万吨、管材产能180万吨、轨道交通材料产能100万吨,产值达到400亿元。

板材。保持风电用钢竞争优势,进1步提高工程机械用高强钢、耐磨钢市场份额,提升桥梁钢、容器板等产品档次,打造稀土高强钢、稀土耐磨钢、稀土风电用钢等特色产品,推动80万吨超纯稀土铁素体不锈钢(特钢)等项目建设。

管材。巩固现有合金管、油井管、油套管、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无缝管市场占有率,提高抗硫化氢腐蚀、抗二氧化碳腐蚀等品种占比。大力开发超级含铬高合金管、液压支柱管、耐磨管、气瓶管等特色产品,推动1000支超长压聚乙烯装置用钢管、6万吨无缝钢管热处理等项目建设。

轨道交通材料。重点开发下1代稀土热处理轨、磁悬浮轨道用F型钢、高强耐磨重载铁路用稀土钢轨等重载铁路用轨,以及适用于沿海、潮湿隧道等高腐蚀环境下的耐蚀钢轨。提高钢板桩产品生产规模,实现批量化生产铁路车辆用耐候钢,开发海洋石油平台用的耐腐蚀H型钢,铁路车厢大梁用的高强度310乙字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用钢,欧标、美标、俄标、韩标等外标热轧H型钢。

(二)有色金属材料。推动电解铝和铜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铝、铜材料。到2025年,铝材产能200万吨以上、铜材产能6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约400亿元。

铝材。合金及粉体材料,重点发展高纯铝、稀土(镧、铈、镨、钕、钪、铒)铝合金、铝粉铝银浆材料,推动18万吨稀土铝合金项目建设,支持年产20万吨铝粉铝银浆项目达产达效。研究开发2系铝铜、5系铝镁、6系铝镁硅和7系铝镁铜高硬度铝合金材料、航空大板锭液态3D打印装备及产品,加快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到2025年,产能达到213万吨。板带箔变形材,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生物医用和交通运输用大规格板、带、箔、棒等材料,扩大高附加值产品规模,推动20万吨铝板带、40万吨铝箔、56万吨铝棒、20万吨电缆、20万吨电磁线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产能达到25万吨。铸造铝材,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挂车、集装箱、高精模具、机械耐磨件,推动7500吨压铸件项目建设,向精密压铸件方向延伸。到2025年,产能达到11万吨。

铜材。加快现有粗铜冶炼企业产业链向下游深度延伸,推进50万吨铜线杆、10万吨铜杆及铜导体、3万吨铜箔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依托龙 头企业发展高耐磨耐蚀耐热铜合金、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复合材料、高纯镀圆铜线、高精度铜材铜带、电子铜箔等产品,支持稀土铜合金、铸造铜包铝、铬锆铜导电合金产业化与示范应用。

(三)稀土新材料。围绕稀土资源绿色高值化利用,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到2025年,稀土就地转化率达到80%以上,磁性材料产能15万吨、储氢材料产能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5万吨、催化材料及助剂产能1万吨、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产能2万吨以上,稀土新材料产值达到350亿元。

磁性材料。发展磁性材料,提高低重稀土晶界扩散钕铁硼、钕铁硼辐射磁环等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比,研究开发高剩磁钐磁体、各向异性薄壁热压磁环、高频软磁材料、易面型稀土复合软磁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磁制冷材料等磁性材料,推动1万吨磁体等项目落地。

储氢材料。发展混合动力车用高容量、宽温型、低自放电、低成本、长寿命储氢材料及器件,加快高容量镧钇系储氢合金产业化进程,开发与新型燃料电池汽车相配套的固态氢源储氢材料及电池组件,推进1000吨储氢合金粉中试、500吨高容量系储氢合金中试、500吨储氢材料等项目建设。

抛光材料。发展抛光粉、抛光液、纳米级氧化铈抛光粉(液)等,提升产品质量,推进2万吨抛光粉(液)项目建设。

催化材料及助剂。围绕钢铁、水泥、玻璃、汽车、火电、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培育烟气脱硝、柴尾净化、催化裂化等催化材料系列产品,推进PVC稳定助剂项目建设。

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优化高纯金属制备工艺,拓展稀土靶材的应用。加大稀土铝(镁)合金应用力度,建设稀土铝(镁)合金铸坯中试线。推动2万吨稀土金属等项目建设。

(四)硅材料。依托光伏材料、有机硅材料产业优势,鼓励多晶硅、单晶硅以及有机硅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下游电池组件、有机硅系列产品。到2025年,新增有机硅材料、单(多)晶硅产能40万吨以上、20万吨以上,产值突破400亿元。

有机硅材料。重点发展液体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等特种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丁基橡胶/尼龙热塑性弹性体、聚酯型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不含塑化剂、可替代聚氯乙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推进20万吨硅橡胶、硅油等有机硅项目建设。

光伏材料。单(多)晶硅新增产能综合电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值,原则上配套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下游加工生产线。支持中环光伏等企业规模化生产8-12英寸单晶,争取占有国内20%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光伏电池组件等本土化应用达到50%。

(五)建材及非金属矿物材料。发挥我区新型建材特色优势,重点发展特种玻璃、煤系高岭土、新型陶瓷材料产业,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到2025年,建成特种玻璃1200万重量箱、光伏面板玻璃1.2亿平米、煤系高岭土16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00亿元。

特种玻璃材料。推动1200万重量箱光伏背板玻璃及特种加工玻璃生产线项目、1.2亿平米光伏面板玻璃建设,推动2GW单晶光伏组件1期工程等项目落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功能性建筑、汽车玻璃等产品,提高玻璃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煤系高岭土材料。加快颜料级、造纸涂布级、涂料级高岭土新型煅烧工艺、关键设备开发与产业化,推进160万吨煅烧高岭土、5万吨球形粉体以及40万吨焦宝石、莫来石、铸造砂项目等项目建设,形成高温陶瓷纤维、耐火材料、石油支撑剂、铸造砂等系列产品。

新型陶瓷材料。加快发展陶瓷粉体及制品、5G通讯用电子陶瓷、人工合成晶体及陶瓷复合材料,形成5万吨陶瓷隔热纤维、6.3万吨陶瓷基复合纤维材料、800 吨人工晶体功能材料产能。

(六)碳材料。依托我区石墨、煤炭资源优势,积布局石墨烯、碳纤维、复合碳材料等碳材料产业链。到2025年,新增高功率石墨电、石墨负材料、新型碳材料产能30万吨以上、30万吨、2万吨,实现产值150亿元。

石墨(烯)材料。培育石墨-石墨材料-应用产业链,发展高功率石墨电、石墨(烯)高分子复合、石墨(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等材料。推动规模化制备石墨烯粉体和薄膜,加快在电池电材料、导热膜等产业的应用。鼓励发展人造金刚石、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碳纤维等材料。推动66亿克拉人造金刚石、900吨碳纳米管、富勒烯原液等项目建设。

新型碳材料。重点发展针状焦、浸渍沥青、功率电、特种炭素材料、煤基离子电池负材料(人造石墨)、沥青基碳纤维、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等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延伸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条,提高下游产品档次。推动2万吨碳纤维、1200吨特种沥青、200吨复合碳材料项目建设。

(七)化工材料。坚持“多元化、化、循环化”,发展树脂、功能性膜等材料,推动化工中间产品延伸耦合。到2025年,新增树脂、功能性膜材料产能180万吨以上、2万吨,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

树脂。工程塑料,发展聚酰胺(尼龙6、尼龙66等)、ABS、SBS、聚碳酸酯等产品,建设工程塑料优势产业集群。树脂,发展牌号和新牌号的聚烯烃,开发乙烯a烯烃共聚(POE)弹性体、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产品。可降解材料,发展聚乙醇酸(PG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等产品。重点推进50万吨PGA项目、100万吨PBAT/PBS项目。

功能性膜材料。着力发展中锂离子电池隔膜、软包装膜材料、聚氟乙烯(PVF)和聚偏氟乙烯(PVDF)背板膜、含氟质子交换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膜、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用偏光片和配套醋酸纤维素膜、聚乙烯醇膜等产品。重点推进2万吨PVDF项目。

三、重点任务

(1)促进集聚发展。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新材料产业错位发展,科学布局产业链,引导新材料产业向自治区级和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集聚。依托呼包鄂乌城市群、乌海及周边地区等地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稀土新材料、硅材料、碳材料等细分领域,着力培育1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主体,发挥带动作用,促进全区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021-60820701

微信客服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