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转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全球对于关键矿产的需求与日俱增。2023年以来,澳大利亚持续通过国内外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方式,想要成为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政策加大关键矿产开发力度
今年2月,澳大利亚议会通过《澳大利亚未来制造法案225》,为31种关键矿产(如锂、钴、镍、稀土等)的加工与精炼活动提供10%的税收抵免,优惠覆盖时间为2028年—2040年,单个项目最长享受10年优惠;总预算规模达137亿澳元,其中,70亿澳元专项用于关键矿产加工。此举将精准扶持下游加工环节,强化本土产业链。通过限定10%的税收抵免仅适用于加工和提炼的直接支出(如人工、设备、能源等),确保公共资金流向高附加值的加工活动,而非上游开采或运输环节。政策范围覆盖现有及新建设施,并要求项目在2030年前做出投资决定或开始生产,以加速产能落地,推动澳大利亚从“矿产出口国”向“加工强国”转型。同时,目前在关键矿产清单上的31种矿产的加工被视为符合条件,且任何新增矿产“不会自动符合”激励条件。如此规定既维持了政策稳定性,又可避免预算超支风险。
今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建立国家关键矿产储备,具体储备矿物清单未公开,但明确覆盖稀土、石墨、钴等战略资源。此举旨在保障本国矿产供应链安全。
今年5月,澳大利亚宣布将关键矿产基金规模再度扩大20亿美元,使基金规模达到46亿美元(原基金已累计26亿澳元),资金用于支持本土矿产开采、加工项目,并强化与美国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其目的是依托“澳美关键矿产工作组”,推动清洁能源和国防工业的矿产供应。
强化国际合作
以拓宽关键矿产出口渠道
2024年5月,澳大利亚与欧盟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关键矿产领域合作与投资,降低对外关键原材料的依赖度。未来,双方将在关键矿产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包括成立合资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等。此外,双方还将重点开展3个方面的合作:一是开展关键矿产价值链的科研与技术创新,包括推进关键矿产勘探、开发、综合利用,并不断提升关键矿产加工、精炼和回收技术。二是探索在欧盟和澳大利亚有共同利益的第三国开展合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三是促进采矿项目及其他项目的创新与数字化服务,不断延长关键矿产价值链。该备忘录的签署,将有利于保障欧盟绿色和数字转型所需的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推动澳大利亚矿产加工业升级,提升资源附加值。
2024年9月,印度尼西亚同澳大利亚就加强关键矿产和动力电池生产合作进行会谈。印方希望将两国在镍产业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合作,提出共同制定矿产加工标准,避免因印尼镍产业扩张导致澳大利亚镍矿关闭的冲突。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占全球供应量约50%),印尼承诺向澳大利亚开放镍资源合作,支持电池材料生产。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最大锂生产国和第三大钴生产国,同意向印尼输出锂、钴等电池核心原料,弥补印尼电池上游资源的短板。双方计划成立联合工作组,研究共建“电池材料加工链”的可行性。两国还同意探索在非洲、南美洲等矿产富集地区联合开发项目,并承诺在合作中优先采用低碳技术以降低环境影响。此次会谈标志着两国从资源竞争转向战略互补,通过整合镍、锂、钴资源,共建电池加工链,共拓第三方市场,旨在打造独立的电池供应链。短期看,合作可提升双方在全球绿色产业中的地位;长期则可能重塑亚太地区关键矿产格局。虽然还存在双方环保标准统一和技术融合等问题,但此次会谈是两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
今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问印尼,与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共商关键矿产合作并达成一致。合作内容有3项:一是结合澳大利亚的锂资源优势与印尼的镍加工能力,探索在电池材料(如镍、锂)生产、回收技术的分工协作。二是延续2023年建立的合作机制,新增资金支持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及脱碳技术研发。三是与印尼签署区域性矿产加工协议。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借力印尼的镍加工经验,以此弥补澳大利亚下游产业短板,有利于抢占亚太电池市场。两国最高领导人此次会晤并达成一致,标志着双方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高度。
发展关键矿产行业成效显著
澳大利亚地域广阔,具有发展关键矿产产业链供应链的先天优势。首先,矿产资源丰富。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资源矿种齐全,储量丰富,矿产资源禀赋极佳,在全球名列前茅。其次,营商环境良好。澳大利亚法律制度健全,基础设施完备,矿业资本市场成熟,矿业发展潜力大,对全球投资资本极具吸引力。再次,政府高度重视。过去几年,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均将关键矿产行业视为支柱产业并予以高度重视,对内先后出台了整套关键矿产发展战略及相关措施,且根据形势变化不断更新调整、丰富完善其内容,同时,从矿业运行的各个环节给予扶持。对外则与多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矿业领域合作,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
由于政府政策支持、相关举措落实到位且持之以恒,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行业产能得以扩大且市场得到拓展,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核心矿产产量与全球地位提升。2024年,澳大利亚锂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6%,出口额达52亿澳元,较2023年增长6%。锂资源储量与加工能力同步提升,国内精炼产量年均增速达43%,预计2030年出口额将增加至82亿澳元;铜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二,达2.11亿吨,2024年,精炼铜出口量达87万吨,位居全球第五;稀土行业以Lynas公司为主导,市值72.6亿澳元,占据全球供应链重要份额。二是勘探投资持续增长。2024年,锂矿勘查投资达2.98亿美元,占全球总投资的27%,支撑资源储备扩张。三是企业竞争力与市值增长。关键矿产行业总市值从2014年的86.7亿澳元,增加至2024年的862.1亿澳元,10年间增幅达895%。头部企业如Pilbara Minerals(市值141.5亿澳元)和Mineral Resources(市值134.3亿澳元)通过多元化战略成为行业领军者。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通过资源开发、政策激励和市场需求驱动,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逐步形成并得以巩固。
本文为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