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5日,2025(第十五届)航空工业大会——构建多元供应链,推进航空质量标准建设与试验验证能力提升在贵州省安顺市成功召开。
本届大会由上海市航空学会、贵州省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河南省航空航天学会及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共同主办,中国航空学会作为支持,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上海市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航空学会大飞机工程实践(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协办;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顺安航空产业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学会上海/贵阳/西安会员工作站、上海市航空学会民用航空装备实(试)验验证与评价技术专业委员会以及上海广尧航空共同承办。
贵州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所所长胡勇军主持开幕式,上海市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史坚忠,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泳滨,安顺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贵州办主任周彬分别为大会致辞。
史坚忠
上海市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
上海市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史坚忠在致辞中指出,航空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凝聚了无数智慧与汗水。他强调智能制造正在重塑产业链,通过引入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化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期待通过本次大会共同探索提升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球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杨泳滨
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泳滨在致辞中强调,贵州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摇篮之一,正全力打造安顺航空装备制造核心区,推动形成现代航空产业体系。他提到本届大会聚焦航空产业链竞合新格局与高质量体系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动态,重点探讨低空经济、绿色航空、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旨在推动航空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周彬
安顺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贵州办主任
安顺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贵州办主任周彬在致辞中回顾了安顺与航空工业的深厚渊源,自三线建设时期起便承担起为国家航空事业铸就基石的光荣使命。他介绍安顺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试验试飞等完整产业链,并正全力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及行业头部企业的大力支持,安顺在土地、用能、资金、人才等方面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他表示,安顺有基础、有机遇、有政策、有保障,诚挚邀请各界投资者共建航空产业热土,为航空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沪贵陕豫川四省一市航空标准共建与互认协议
大会现场,一项推动区域航空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协议——《沪贵陕豫川四省一市航空标准共建与互认协议》正式签署,标志着我国航空领域跨区域团体标准化建设协同共建互认迈出关键一步。
该协议由上海市航空学会、贵州省航空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河南省航空航天学会及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共同发起,旨在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团体标准互认互通为抓手,构建“统一评价、能力共建、结果互认、共同推广”的新型合作机制。各方将围绕航空团体标准制定、发布、应用与推广展开多层次协作,通过资源互补、能力协同,共同提升区域航空产业链标准化水平,为国产航空装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与期待。
大会为期两天,围绕“航空产业链竞合新格局与高质量体系建设新基准”主题展开,邀请到来自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信(北京)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凯恩航宇集团、美中航空合作项目、贵州航空产业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报告,共计发表20场专题演讲,1场小组讨论,吸引了110余家企业参与,来自飞机主机研制、飞机系统、飞机部件生产等单位的质量部、信息化部、采供部、制造工程部、供应链管理部、计量检测、试验验证等近400位代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