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芯元智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现场召开发布会,发布其新一代车载芯片产品M57系列。同时,发布会上,爱芯元智创始人兼董事长仇肖莘博士宣布全面启动“本土化、全球化、规模化、高阶化”多元一体的企业战略。
爱芯元智M57系列芯片相较于前代产品实现了性能全面提升。该系列芯片延迟更低,能够为规控系统提供更可靠的输入;集成MCU,内置安全岛,能够在芯片层面实现 ASIL-B、ASIL-D 级别的功能安全,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的严苛要求;具备低功耗设计,在125℃结温下,芯片运行功耗不超过3.5W,能够兼顾电车及油车需求,推动 “油电同智”成为可能。其搭载的爱芯通元NPU算力提高至10TOPS,可原生支持混合精度推理,并支持BEV算法(鸟瞰图感知算法),为针对车载场景进行优化的爱芯自研智眸AI-ISP(图像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硬件支撑,即使车辆处于弱光等极端光线条件下,也能提供高清画质。在芯片安全层面,M57精准匹配L2级辅助驾驶需求,强化ASIL-B功能安全等级及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全系产品通过ISO/SAE 21434:2021 汽车网络安全认证。产品设计严格遵循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流程,全面适配海内外法规与供应链需求,为车企全球化布局提供坚实底座。据介绍,M57现已应用于合作伙伴的产品中,可配套多种成熟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支持800万像素前视一体机,兼容200万像素摄像头,为客户提供具有极致智价比的L2级行车解决方案;支持5V5R(5颗毫米波雷达、5颗摄像头)行泊一体域控解决方案,支持客户实现车身360度防碰撞安全监测。此外,考虑到需保持M57与前代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延续性,爱芯元智为客户提供全套软硬件工具链支持。基于该软硬件工具,客户预计只需4个半月就能实现从M55到M57的方案升级和量产。基于M57的首款量产车型已定点开发,将出海至欧洲。
发布会现场,爱芯元智宣布与两家汽车行业领先企业达成合作。与MAXIEYE基于爱芯元智车载芯片平台开发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加速L2+功能量产落地;与STRADVISION基于爱芯元智M57芯片平台部署领先算法,推动双方核心技术的全球化应用。发布会现场,爱芯元智宣布全面启动“本土化、全球化、规模化、高阶化”多元一体的企业战略:既要扎根中国,与国内领先的算法供应商合作,实现多种辅助驾驶方案的合作开发与量产;又要扬帆出海,与全球Tier1及算法供应商合作,打破产品出海壁垒,打造海外供应链,积极参与国内外OEM的出海项目,进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格局。
爱芯元智创始人兼董事长仇肖莘博士表示:“自2023年6月爱芯元智第一颗芯片上车量产至今,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有约几十万辆车搭载爱芯元智的芯片量产出货。我们创造了汽车芯片行业从设计到量产的最快纪录。”当前,在汽车主机厂推动中高阶辅助驾驶普及化的过程中,供应链的成本控制正显得愈发必要。爱芯元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车载总经理李浩表示,整车厂关注的不只是芯片本身的成本,还包括围绕芯片搭建的一整套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成本。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兼顾性能、成本、安全的中高算力芯片,将更受青睐。
基于此,爱芯元智持续致力于在很多关键性能指标上苦练内功,坚持NPU、AI-ISP等技术全自研,同时在关键器件上选用同级别产品中性能较为领先的产品,从而能够在芯片与外设层面实现较好的成本控制。记者了解到,爱芯元智的下一代高阶芯片也在研发中。芯片采用新一代系统架构设计,能够应对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等诸多挑战,协助车企与合作伙伴一起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其搭载的爱芯通元NPU也将采用全新一代架构,支持端到端、VLM(视觉语言模型)等大模型运行。爱芯元智车载芯片将持续拓展更多领域,致力于推动更加丰富的场景应用规模化量产上车。
本文为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原创 作者:姬晓婷,转载请联系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