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半导体 » 正文

英特尔副总裁李映:未来AI创新应用正朝着五个方向加速演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编辑部  2025-08-18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在颁奖典礼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软件技术事业部总经理李映总结出AI创新应用的五大趋势。

李映.jpg

李映表示,未来AI创新应用正朝着五个方向加速演进:

其一,云边端协同成为主流架构。云、边缘、终端三者间的分工协同更趋精细化:云端依托海量算力实现大模型训练、全局决策与跨场景共性需求处理;边缘节点聚焦本地化实时计算,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传输延迟;终端设备如AI PC、手机、物联网设备等,通过轻量化模型实现隐私数据本地处理。三者借助智能调度算法动态分配任务,实现效率、成本与实时性的平衡。

其二,数据安全与隐私的重要性大大提升。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已经贯穿到AI开发的全流程。随着AI性能演进对数据的依赖度持续增长,安全合规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已从开发的附加要求跃升为核心要求。本地化推理占比持续上升,敏感数据无需上云。

其三,传统AI与大模型形成互补生态。大模型的“泛化能力”与传统AI的“专精特性”将深度融合:大模型主导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交互等“通用智能”任务;传统AI比如计算机视觉、预测性分析等专注于垂直场景的“精准执行”。两者通过接口标准化实现协同,既发挥大模型灵活性优势,又保留传统AI的高效和可靠性。

其四,人性化与个性化体验成核心竞争力。相比传统应用,AI应用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功能满足”,还在于“情感共鸣”与“专属服务”。AI应用通过情感计算、多模态交互实现对人类情绪的理解,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提供“千人千面”服务,甚至催生“个人专属AI代理”,深度适配个体需求。

其五,开发门槛持续降低,推动“全民AI创新”时代到来。随着低代码/无代码平台逐步普及,预训练模型经蒸馏、量化技术适配终端设备,开发者无需从头训练,仅需少量数据微调即可落地。在PC上部署的专属小模型、自动化工具链也日趋成熟,可大幅缩短开发周期。

本文为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