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行业头条 » 产业速递 » 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引领带动作用凸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4-10-08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    作者:陕西省统计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引领带动作用凸显,已成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生力军。

一、战新快速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我省也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重点。《陕西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氢能、核能、铝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和优势明显的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2023年,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3507.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4%;2019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7.7%,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5年来稳定在10%以上,2023年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4%,2022年占比最高达12%。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3年末,陕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1961户,比2018年末净增加485户;总产值较2018年增长53.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连创新高,2023年占比达到26.2%,比2018年增加6.7个百分点,单位数、产值和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发展成效显著。分产业看,2023年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四大产业,其总产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74.8%。

二、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各具特色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持续攀升。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42.6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6.9%,比201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占战略性新兴产业份额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陕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龙头企业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带动下,构建起了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华为、中软国际和美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西安建立研发机构,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壮大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力,有力推动了陕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随着《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的深入推进,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2018年的399.5亿元增加到2023年445.9亿元,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战新产值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比重为26.7%。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主要集中在西安与宝鸡两市,战新产值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比重为16.4%。我省增材制造装备制造和金属切削机床制造已初具规模,在战新产值占有较高份额。

(三)新材料产业综合优势突出。2023年,陕西新材料实现增加值253.4亿元。近年来,我省将新材料列为着力打造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以钛、铝、、镁等轻质合金为主的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其中,钛及钛合金、镁及镁合金两大产业高度集中在宝鸡与榆林两市,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钛及钛合金产业)入围国家发改委2019年首批认定的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我省已开展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陕西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

(四)生物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陕西生物产业实现增加值419.3亿元,生物产业战新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省生物产业发展重点,已列为陕西重点打造的六大新支柱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重点培育的14个重点产业之一,西安、咸阳和汉中三地在科研院校、企业布局和资源禀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汇聚了西安杨森制药、步长制药、汉王药业等一批大型企业,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强有力发展,进而带动我省生物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五)新能源产业呈现集聚发展。2023年,陕西新能源产业增加值407.1亿元,较2018年增加170.1亿元,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1.6%,占比较2018年提升2.6个百分点。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聚集效应较为明显。行业方面,陕西新能源主要集中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新能源产值比重达53.8%。产业方面,陕西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产业,其中光伏设备及元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产值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占新能源产业比重达79.4%。区域方面,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阳、延安、榆林四市,2023年占全省新能源产业产值95.8%。其中,西安、咸阳以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制造为主,延安、榆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产业。

(六)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优势明显。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248.1亿元,较2018年增加194亿元。近年来,陕西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105.2万辆,居全国第三位。龙头企业比亚迪汽车、西安吉利汽车、宝鸡吉利汽车2023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产值占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的70.5%。我省氢能重卡也有竞争优势,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陕汽重卡等企业拥有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七)节能环保产业呈现一降一升。2023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289.5亿元,较2018年下滑177.2亿元。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共366户,较2018年增加44户。目前,陕西企业在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大产业均有分布,但产值主要集中在高效节能产业,占节能环保产业产值比重59.2%,先进环保产业产值占比11.4%,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占比29.4%。

(八)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壮大。2023,全省数字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08.6亿元,数字创意产业中战新服务业部分增加值占99.6%。我省数字创意产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最为耀眼,战新营业收入占比达64.0%。近年来,我省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功打造了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该地在行业应用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两大领域,打造了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的优势产业集群,目前聚集软件企业超过4300家,落户世界500强41家,中国软件百强60家。

(九)相关服务业逐步成长壮大。2023,全省战新相关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2.68亿元。我省战新相关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7.6%。近年来,我省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秦创原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各类创新主体、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加速“两链”融合,战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快速壮大,涌现出西安长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陕西天地地质、中煤航测遥感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

三、区域竞相发展,关中优势显著

从区域看,2023年关中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88.9%,其中西安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1.9%;陕南、陕北地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8%和8.3%。关中地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较2018年上升15.5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市占比上升23.2个百分点,陕南、陕北占比大幅下降。

与2018年相比,经过5年发展,关中地区进一步夯实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体地位。截止2023年末,西安有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单位数超700家,占全省比重为30.7%;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区)企业合计超600家。关中地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单位数占到全省68.9%,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聚集地。西安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的71.9%,以绝对优势居首位。关中地区其他五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17.0%。

陕南地区以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2023年,陕南地区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2.8%。依托陕南秦巴山区巨大生态优势,以汉王药业、盘龙药业、天谷药业为引领的陕南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商洛和汉中新材料产业较为突出,商洛比亚迪实业、陕西中钒昌盛新材料、汉中佳中友、汉中禹龙科技新材料等企业为行业翘楚。红石绿能光电、曼巴瑞兴铝型材、陕变智能电力装备制造等企业助力安康新能源产业较快发展;此外,随着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的持续推进,汉中市航空装备产业发展较为突出,产业规模达全省第二。

陕北地区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集聚发力。在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北元化工的引领下,榆林市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比重为61.8%,新材料产业占比大且相对集聚,排名第二的新能源产业占比17.7%。延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43.9%和27.5%。

目前,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地区发展各有特色。为进一步加快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加强产业发展潜力,陕西应积极贯彻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万亿级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和《关于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强化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