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中西部地区正以更高增速释放外贸潜力。除了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外,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也取得突破,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在中西部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出口逐步从传统资源型产品迈向高附加值机电产品。转型升级的支点在哪?
总台央视记者 李琳:新疆的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目前已经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我们在这里观察了一天,此刻已经是下午6点多,出口车流从早到晚始终不断。如此庞大的出口量,是如何实现快速通关的?我们发现,每辆商品车上都有一张专属二维码,在通过卡口时轻轻一扫,能够显示车辆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快速通关。在这些出口的商品车中,我们发现电动汽车有不小的占比。
据了解,过去,这里的电动汽车主要出口至中亚五国和俄罗斯,今年以来,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国家需求显著提升,电动汽车出口占比持续提高。
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 陈明翔:今年1月至8月霍尔果斯出口的商品车超过了25万辆,同比增长8.5%,其中电动汽车出口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45%左右,我们出口电动汽车的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多家车企针对海外市场进行的本土化设计加码后,舒适度、科技感都成为打动当地消费者的环节。
目前,重庆已汇聚电池芯片、汽车软件、新材料、轮胎等各类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 李伟:一方面可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就近配套,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并且能增加供应链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驱动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海外订单。
不仅是重庆,河南也集聚了超100家电动汽车上下游企业,形成“原材料—核心部件—整车—智能网联”产业链条。今年前8个月,河南省电动汽车出口额达168.1亿元,同比增长261.8%。山西省光伏产品出口表现突出,同期出口光伏产品13.6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9%。湖北省锂电池出口97.3亿元,同比增长107.3% 。“新三样”产业正为中西部外贸注入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