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锂电 » 正文

应对动力电池发展三大趋势 隔膜企业探索创新突围路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4-11-15    来源:电池网    作者:编辑部

15日上午,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博士江辉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内卷之下,锂电干法隔膜创新突围路径》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新能源及隔膜行业近况、干湿法隔膜何去何从、隔膜创新突围路径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论坛上,江辉分享,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32.8%,达到176.9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29.4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量达到47.5亿平米。

储能电池用隔膜的拉动,2023年,干法隔膜出货量增长明显,同比增速67.4%,远超湿法隔膜的增速,干法隔膜的总体占比增长至26.9%,比2022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中国干法隔膜出货量占比的首次回升。

江辉指出,从C端整车角度看,近两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是增加,但是整车的销售价格是有所下降,增长在放缓。C端卷完之后,电池也在卷,呼应了降本降价的趋势。其中,隔膜价格崩盘,湿法隔膜在八毛的水平,干法隔膜在五毛以下的水平。

无论是干法隔膜还是湿法隔膜,价格内卷是既定事实,那怎么去破局?江辉现场分享创新突围路径,任何一个产品的开发,一定从需求应用端去看,而不是埋头开发。

从C端需求看,动力电池和隔膜的需求从能量密度、快充快放,还有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方面都是从市场的需求选择。从需求出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智慧化是整个新能源行业聚焦的三个点。

从这个角度去看,江辉分析了干、湿法隔膜优劣势。其中,干法隔膜相较于湿法隔膜,虽然厚度较厚,机械强度较高,浸润速度慢,但面密度低,孔曲折度直通性好,无死孔,耐热性好,电化学、化学稳定性及环保性能优异,同时成本较低。 

长期来看,江辉指出,在3C数码、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等终端应用场景领域,干湿法隔膜将长期共存,优势互补。

“站在材料的角度,电池需要什么,我们就制造什么。落在隔膜身上,就是帮助企业提高能量密度的技术路线。”据江辉分析,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将是高比能、高安全、智慧化。对此,惠强新材在3μm超薄高强干法隔膜开发、隔膜补锂、三层高安全性隔膜-PP/PE/PP热关断隔膜、高耐热隔膜、抑制锂枝晶隔膜、(准)固态隔膜、自愈合隔膜、温感/压力感应隔膜等领域开发探索。

凭借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显著,惠强新材再次上榜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隔膜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排名第5。

榜单信息显示,惠强新材专注于高端三层干法隔膜的生产,可生产3μm到60μm不同规格的单层、三层共挤、涂布复合锂(钠)电池隔膜。公司目前拥有河南驻马店、湖北武汉、湖北襄阳、安徽巢湖四个制造基地和两个省级特种膜研发中心,预计到2024年底,根据厚度不同公司产能可达23-28亿㎡。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鹏辉集团、星恒电源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隔膜出货5亿㎡左右,在干法隔膜企业中排名前列。

上榜理由显示,惠强新材是国内成长较快的干法隔膜生产企业之一,率先推出超强三层共挤隔膜(PP/PP/PP)和智能超安全三层共挤隔膜(PP/PE/PP)和超薄3-6μm隔膜和各种功能涂覆隔膜,储备钠电、固态电解质涂布隔膜,聘请徐政和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研发技术引领行业发展。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对干法隔膜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凭借干法隔膜产品技术、规模、品牌优势,有望跻身世界干法隔膜制造领先行列。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