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产业终端 » 汽车 » 正文

宁德时代加码重卡换电,能否实现反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高工锂电    编辑部  2025-05-20

能源汽车领域,关于补能路线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展开。兆瓦级超充技术兴起,对换电模式构成挑战,而宁德时代动作频频,先后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加码换电。

5月18日,宁德时代发布以“75号重卡标准换电块”为核心的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瞄准干线物流场景中电动重卡运营效率的提升,以期在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寻求份额扩容。

当前,重卡电动化正面临其核心痛点:一方面,重卡所需的巨大带电量导致充电时间长,这与作为生产资料的重卡对运营有效性的极致追求存在冲突;

另一方面,重卡电动化的发展需要从矿区、渣土运输等封闭或短倒场景走向中长途开放场景,这要求车辆必须兼顾长续航能力与快速补能的效率。

宁德时代推出的新一代换电方案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最新的换电系统可实现重卡在5分钟内完成电池更换,并规划未来将换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分钟以内。

相较之下,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商用车电池虽有支持超充的产品(例如具备4C超充能力、15分钟补能70%的天行重卡超充版电池),但主要适配城市物流轻卡等轻型商用车及封闭场景的应用需求。

除了显著提高补能效率,宁德时代还强调换电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重卡运营方的初期购置成本。其认为,选择换电重卡的运营方无需购买昂贵的电池,仅需按需支付电池租金和换电服务费用,从而也免除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衰减、维护等额外成本。

宁德时代指出,经过对能源、车辆和运营成本的综合对比测算,换电重卡每公里成本低于柴油卡车,并与天然气卡车基本持平;若未来电耗水平能够进一步改善,换电重卡的综合成本还有望继续下降。

为支撑这一换电方案在干线物流场景的落地与推广,宁德时代已启动了重卡换电组网计划。

根据规划,宁德时代的远期目标是在2030年建成覆盖全国约15万公里主要高速及省道干线的“八纵十横”换电网络,该网络预计将服务全国约80%的重卡运力。

当前,商用车电动化已跨越20%这一关键渗透率节点,正进入高速增长期。基于其对重卡换电市场的上述布局策略,宁德时代预判,未来三年中国重卡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将迅速提升至50%。

其他电池厂商也在探索引入换电方案。

国轩高科去年推出了支持4C超充的G刻电池混动重卡标准箱,又于今年4月进一步发布积木式充换电系统,为纯电重卡提供“五分钟极速换电”方案,并称其建造成本仅为固定充换电站的四分之一。

然而,换电模式正面临来自兆瓦级超充技术的强劲挑战。今年以来,“兆瓦闪充”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其势头甚至超越了传统的超充概念,主要由华为等推动。

华为此前发布的兆瓦级充电产品,宣称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5兆瓦,最大电流2400A,可实现“每分钟补电20度,15分钟充满”,并规划下一阶段目标为单枪3兆瓦。

华为已规划发布超过20款支持4C超充的重卡车型,目前已知的是华为与亿纬能的合作。

亿纬锂能最新一代开源电池系列中,一款为后置电池布局的短倒重卡设计的LF230P-453kWh电池,最高支持1500kW兆瓦级充电。

欣旺达也于4月份发布了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对标1.4MW超大功率下的3.5C稳定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同样计划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大规模部署大功率充电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此前曾对比快充、超充与换电在五年全生命周期成本(TCO,不含土地费用)上的差异。

其测算结果显示,同等服务能力的兆瓦级超充站投资约为450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传统快充站的650万元;

与换电站对比,兆瓦超充场站用地面积更小,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也更低,综合成本更将比换电节省近一半。

面对商用车补能的技术路线竞争,当前更多电池厂商显示出兼容充换一体的态度。宁德时代2024年推出的商用车电池品牌“天行”,就覆盖了支持超充、换电的不同系列,强调“可充可换可升级、可租可售可回购”。

同样支持充换一体的还有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企业的商用车产品,体现了电池厂在技术路线上的开放和灵活策略。

对于乘用车电池来说,电池厂更多倾向于将兆瓦闪充作为前瞻性或冗余性的技术布局,认为其落地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铺设,届时也将优先搭载于旗舰车型之上。

不过,截至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中换电重卡的占比已从2024年的近60%下降到30%左右。

从重卡主机厂的角度看,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客户对新能源重卡初期购置成本的接受度正在提升,转而更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快充技术的成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换电模式的经济性优势。

面对兆瓦级超充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换电模式能否在宁德时代的力推下实现市占反超,整体上还取决于其网络建设速度、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与充电技术路线的最终市场博弈结果。这场充、换电的“混战”预计将进一步升级。

本文为高工锂电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