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行业头条 » 企业动态 » 正文

白银集团打响“算账经营”转型突围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有色金属报    钱璐 赵娟  2025-05-09

日前,在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生产管理部办公室,生产统计负责人与财务人员正在逐项核对当日的原料成本与能耗预算。这样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模式,是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工作的新常态。

1
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厂区

进入2025年,白银集团集中资源、力量、智慧,强力推动“购产运销”一体化高效运行模式,实施“一本账经营”管理和全流程精细化核算。面对当下原料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的考验,一场以“算账经营”为核心的转型突围战在以铜冶炼系统为代表的主体生产厂矿中悄然打响。

2
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主控协调室

找准立足点,“算账经营”融入生产基因。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以增产增效为主线,从“埋头苦干搞生产”到“精打细算促效益”,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只关注产量向全面关注成本、能耗和关键指标等多维度转变,将“算账经营”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基于详细的物料盘点、生产工艺要求和成本消耗评估,铜冶炼系统从厂级管理到一线班组全面铺开“算账”工作。厂里算大账、细账,算长远账、成本收入账,测算最优的生产组织方式;车间深入算账,组织生产、优化工艺、研究成本;班组细致算账,精心操作、控制消耗、研究指标,推动全员由生产型思维向生产经营型思维转变,在变局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3
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多部门日常晨会

抓住切入点,“紧密齿轮”协同高效运转。为强化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和成本分析的深度挖掘,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多部门通过日统计、周通报、月分析机制,进一步细化落实数十项新增指标,及时畅通共享物料到货、现场结存、生产组织等关键信息,迅速识别实际生产与预算目标间的偏差,制订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让曾经“各自为战”的环节变成咬合紧密的齿轮。生产部门人员打破固有思维定式,深度参与从原料采购到合同订立等多个环节,综合考虑价格、质量、供货稳定性等多重因素,力求在保障原料品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

4
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技术人员操作浇铸阳极板

把牢落脚点,“精细管理”延伸生产末梢。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通过构建“指标—责任—考核”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把降本增效的“铁算盘”打在每个岗位上,从细微处控制消耗,修订完善车间级考核细则200余条,使单元成本核算更具操作性与适用性,为全员考核提供精准依据。另一方面,将工作纪律作风建设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两金”压降、项目建设、安全环保等工作,每个岗位都有经营指标考核,各车间能耗、物耗换算成直观的“经营成绩单”,大家“晒数据、比效益”,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氛围愈发浓厚。

5
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传统法电解车间

强化支撑点,“激励模式”点燃改革活力。白银集团基层一线班组不断健全完善中长期激励模式,新增不同项目的贡献分数,让同工不同酬体现得更加科学合理。激励模式确保每项任务都有专人跟进、每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每项改革都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点燃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员秉持“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卸下“要我改”的被动枷锁,大步迈向“我要改”的主动征程。在白银集团各个班组,从能耗降低到修旧利废、小改小革、“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每一个细节都是干部职工提标降本增效的战场。职工们干劲十足地说:“算好公司经济账就是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5年,是白银集团铜冶炼系统智能化工厂建设承前启后的一年。这既需要科技创新的硬支撑,更离不开解放思想的“金钥匙”。电铜库智能化改造项目负责人满怀期待地说:“过不了多久,这里将由机械臂和自动无人天车主导生产,从阴极铜入库到打包,每一批次产品都带有‘身份证’,实现阴极铜产品出库装车全流程自动化。”

本文为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创 作者:钱璐 赵娟,转载请联系出处。
 
版权说明:本文已注明来源和作者,且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使用,文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属于原合法持有人,仅限非商业用途使用(本文涉及的任何内容都不作为或视为投资建议)。91金属网原创信息未经授权,任何网站、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行情、市场报价等)。如本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91金属客服联系QQ:2272797343删除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91金属立场;91金属网站系信息展示平台,仅提供文章信息存储空间服务。91金属对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因此所引起的后果与91金属无关。 图片声明:如本站原创文章内容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3周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
 
  •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
  • 微信公众号会议&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