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工信部联节〔2024〕22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赤泥“减量化、清洁化、资源化”综合利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现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即将启动第二批赤泥综合利用联合攻关,目前,正在公开征集项目需求。
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联合攻关课题,其中,联合攻关类别主要有4项。一是关键技术攻关,指国内氧化铝企业或赤泥利用企业有技术研发需求,需联合全球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科技企业等联合攻关。二是产业化示范,指国内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科技企业的科研成果,需联合全球有技术需求或应用需求的企业开展产业化研发与示范。三是工业化试验,指国内拥有发明专利的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所、科技企业的理论研究成果,需联合全球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工业化试验。四是软科学研究,结合赤泥综合利用领域的关键社会性、经济性、政策性、理论性等核心问题,需联合开展战略性问题研究。
结合《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任务要求,课题征集方向重点围绕以下方向开展课题申报(包括但不限于):一是赤泥源头减量技术。研究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赤泥产生的机理,开发和应用赤泥产生量较低的工艺路线和技术装备,探索通过矿石质量管控、技术改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等手段,实现赤泥源头减量的有效方法。二是赤泥性质调控技术。对赤泥化学成分、物相特性、结构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发展赤泥水分、黏度、碱度、元素赋存形态等调控技术,降低赤泥处理的成本,提高赤泥的可利用性。三是赤泥综合利用产品开发。鼓励提取赤泥中的有价元素,推动赤泥在建筑材料、化工材料、土壤调理剂、生态修复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开发赤泥综合利用的新产品,拓展赤泥综合利用的新场景。四是赤泥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氧化铝生产企业、赤泥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产品使用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构建赤泥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五是标准体系与全生命周期评价。赤泥分类标准、综合利用产品技术规范;碳减排核算方法与产业化经济性评估等。
申报要求:一是需求单位应具有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储备,能够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二是课题内容应紧密围绕赤泥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能够推动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三是征集项目需提供材料,包括《赤泥综合利用联合攻关项目需求征集表》、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图、预期成果等,并提供单位资质证明、科研基础材料、联合攻关合作协议(如有)等。
此次需求征集截止至2025年4月31日。对项目征集与管理,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筛选,编制项目指南,发榜公告;意向单位按通知要求揭榜;协会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并公示;签订任务书,定期开展进度督导与成果验收。
为做好相关工作,协会将给予有力支持。一是资源对接。协调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金融资本等资源,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二是政策扶持。协助申报国家及地方相关专项资金、绿色技术认证、标准申报等。三是宣传推广。通过协会平台、行业论坛等渠道推介优秀成果。
2023年,协会组织启动了首批赤泥综合利用联合攻关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和高度关注,有效促进了赤泥综合利用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大规模赤泥综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文为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创 作者:编辑部,转载请联系出处。